From the dustbin of history
本欄旨在記錄下走在讀史有趣的方方面面。
顯示具有
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利簋銘文-紀載武王伐商
利簋
按銘文分句:
武王征商
隹
甲子朝歲
鼎克聞夙有商辛未
王在闌閒師賜右史利
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按文理分句:
武王征商
隹
甲子朝
歲
占
克
聞夙有商
辛未
王在闌閒師
賜右史利
金
用作檀公寶
尊
彝
註:
歲是祭名
鼎通貞,即占卜。
聞字借為昏字。
闌
閒
,
闌閒有認為是一個字,于省吾認為是管字,唐蘭認為是闌字。
閒
字見宗周
右
史,見
《
禮記·玉藻
》
:
動則左史書之 言則右史書之
。
檀公為檀利之先祖。
尊,甲骨文及金文皆象雙手舉酒樽。
彝
是宗廟常器。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簡體字來源 【漢簡】—歲/岁,為/为, 圍/围,窮/穷,傷/伤,賢/贤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
自秦朝書同文後文字簡化就開始。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漢代草書開始流行,近年出土漢簡上所謂的簡草字體就是後來晉代行草的雛形。
尹灣漢簡的神烏傅【賦】是其中的代表。尹灣漢簡為西漢末元延三年即 BC10 之陪葬品。
人道今
歲
不翔
巢而處。
為
狸狌得,
圍
樹以棘。
哀哉
窮
通...
更索
賢
婦,
死以
傷
生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