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打完齋唔要和尚

以前中學的西史書有這個漫畫,船上不置可否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正在黯然離船的船長是鐵血首相卑斯麥。
普魯士威廉一世在鐵血首相卑斯麥協助下成功統一德國。崇拜英國的皇太子威廉二世登位後力主建設強大海軍與英國爭霸。老首相則希望先建設經濟及陸軍,在成霸前要避免挑起英國的戒心。鐵血首相的保守路線不容於新主,被逼下台。之後當然是陸權海權碰撞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八十年代末香港有一上市老牌玩具生產商生意不前,年年虧損,到後來只剩下新界的一棟廠房。
其時剛有一美資玩具商行高層離職,玩具生產商老板禮聘高層過檔救亡。高層以其過人的生意觸角用非常便宜的價錢替買入一不見經傳的漫畫人物專利。幾年間公司由頻臨破產到股價翻了幾番,由一元多升到二十多元。

公司站穩腳後老板見第二代已成長,於是就請高層讓位好待第二代可自由發揮。可惜的是新人眼高手低上場後公司只能吃老本,靠當年的專利拖拉下去。公司股價十多年來長期低迷。每隔幾年就會見財演介紹此集團的股票說什麼估值偏低。

做生意跟打功夫一樣,你跟著人一套拳耍出來,旁人看會見到一樣虎虎生風,但如不明背後道理和怎運用,到實戰時就發揮不到出來。高層下的每一個決定前是作了什麼考量呢?之前怎部署呢,外人根本不知,一般人只見到結果以為是高層好運好手氣而已。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南沙群島的戰略意義

近月解放軍開始在南沙永暑島部署防空導彈,下一步相信是部署反艦導彈。
美軍一直在中國海上生命線的各個樽頸點佈置兵力。而馬六甲海峽是最易封鎖的一點。
解放軍東風 21D反艦導彈射程超過1700公里。
在永暑島的DF21D就可以覆蓋馬六甲海峽。不獨美軍不能自由進出此處去執行封鎖任務,連日本的生命線亦在解放軍掌握中。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西周政治制度

周禮的時代背景
周代政治制度是伐紂之後為當時天下形勢度身訂造的產物。武王伐紂甲車三百乘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加上諸侯甲車四千乘,以一乘三十人計,武王兵力 54000,盟軍兵力 120000。以不足二十萬的兵力打敗七十萬商軍。其時天下各地大小國家不計其數生存空間廣闊,打敗殷商之後還平定了九十九個小國。以周當時兵力可以是發揮到極限。要知道當時的兵卒皆是農民是國家的生產力。如要全取天下要長期作戰會損害經濟民生。而且其它各國看到周可以少勝多難保有人會生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在實力不足以統一天下又要應付對其統治地位的挑戰可以是疲於奔命的事。

周禮是寡頭政治集團的會規
周就設計出一個如現代的寡頭商會制度,鼓勵天下各國加入。這個制度就稱為"禮"。今人經常誤解以為周禮是禮貌的禮,這個是現代文盲社會不求甚解不做學問的悲哀。

各國加入了"周"這個集團後名義上國土就屬於周王。集團內成員之間的紛爭皆以協商方法解決不能訴諸武力,如未能得出共識則由周王按"禮"這個會規仲裁。至於非集團成員則可以被自由兼併。除了國土名義上屬周王外各成員國經濟獨立,對周沒有賦稅徭役的義務。每年的會費亦只是向周進貢當地土產作為周王是土地名義主宰的象徵。集團內成員如受外敵侵犯周王會組織集團聯軍保護。如內部成員違規周王亦可率聯軍討伐並按情況將其地沒收重新分配。

禮是二元制度
這個"禮"的制度是將社會簡單的二元化。

周王是天子,向上忠於天,對下照顧諸侯,
諸侯向上忠於周天子,對下照顧國內臣民,
諸侯家臣向上忠於諸侯,向下照顧家人,要注意的是家臣並無義務對周天子效忠。
大臣向上效忠國君,向下對自己食邑人民負責。
二元制的好處是簡單,社會各階層只要向上一層效忠向下一層負責,而周天子只要掌握下面的大臣及諸侯國君就可。

要維持這個體制就要有實力作為後盾。當時民智未開對自然現象有敬畏心,所以有國人所重唯伐與祀之說。周禮對此亦用了二元化的設計。在祭祀方面,天子和諸侯大臣庶民從祭品排場所用器具大小數量以至祭樂用的編鐘大小數目祭祀的樂曲歌舞班人數皆有規定不能僭越。見《周禮·春官》。天子排場最大當然亦希望得到上天及祖宗最多的眷顧。

在武裝力量方面"禮"對諸侯的兵力亦作規定保證周王的壟斷地位。見《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不獨在軍隊數量上設限,在防禦性的城牆高度面積,城內調動軍隊的道路闊度亦用上二元制。
周首都城牆最高面積最大,周天子宮殿圍牆次高。諸侯城牆高度用天子宮殿的高度,諸侯國君殿宮圍牆按比例低一級,諸侯大臣食邑城牆高度用其國君宮室的高度,大臣家的圍牆按比例又矮一級,其它如城廓面積城內及宮室通道闊窄亦如此類推。見《周禮·冬官·巧工記》

在祭祀或軍隊城廓上如有僭越就被視所造反,會被集團討伐。

制度訂立後就將成員分等級由親到疏,由有功到搭順風車,將周消化不來的地方級級分封出去。加上"禮"這個會規就是封建制度了。

"禮崩樂壞"正解
後來春秋戰國所謂"禮崩樂壞"就是指不遵"禮"這個遊戲規則以下犯上即廣府話所謂的"不分莊閒" "無大無細"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