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及金文六八兩字字型很相近,主要分別在六字是頂端相接。
甲骨文的 八 字: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慢慢就衍生出俗體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俗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簡體字很多源自行書、草書,
而行書草書又源自下級官吏為方便日常繁重文書紀錄書寫變出俗體字而來。
草書在士大夫階級流行並大量用在公文。
但草書的藝術性在公文上容易造成溝通失誤。
至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韓道亨 編撰 《草訣百韻歌》
將草書中容易混淆的部首區別出來。
而簡化後的俗字又反過來影響了楷書。
下為清 嘉慶內閣文件,可以見到四個簡化字。
墳/坟, 聽/听, 辦/办 ,稱/称
嘉慶九年八月初二日內閣抄
合集第1182卜骨,
上有:「燎于河,王亥,上甲,十牛,卯十牢,五月」的卜辭。
燎卯皆祭名。燎是將祭品放火上燒,卯是將祭品開膛。
卜辭是貞問用十牛在燎祭及用十羊用卯祭,去祭 王亥 上甲及河 之吉凶。
據竹書本紀「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
相傳商祖先王子亥販賣牛羊經有易之地,
混上有易之君綿臣的女人被綿臣殺死並搶走子亥的牛羊。
子亥的兒子上甲微在四年後(夏帝泄十六年)向河伯馮夷借兵併吞有易,
從此奠定商立國之本。
這卜辭是有關祭商開國的河伯,王亥,上甲微。
易經「 旅卦 有喪牛于易,凶;大壯卦 有喪羊于易,無悔 」等繇辭,
就是說王亥被殺之故事。
圖片來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