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十九才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十九才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十九才子作歷史-2

十九才子又亂噴口水

27/5/2014蘋果名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40527/18733223 

德國政府準備將史圖加市的機場新命名為「隆美爾機場」,引起爭議。
隆美爾又名「沙漠之狐」,是納粹名將,在北非與盟國展開沙漠的坦克戰。隆美爾是納粹時代軍事技藝最精的將軍之一,布局精密,用兵神妙,而且性格並不如納粹其他人如戈林、希姆萊之殘暴,專心打仗,其餘少管,所以連英國的蒙哥馬利也有惺惜之感。
機場改名隆美爾,不是紀念這個將軍,而是隆美爾的兒子。
隆美爾將軍的兒子長大後,當了史圖加的市長,長達二十二年。十四歲那年,他加入過納粹空軍,而且還想參加納粹的青年近衛軍團,但父親反對。
隆美爾沒有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四四年七月,德國將領史圖芬堡企圖暗殺希特拉,將炸彈皮包放在指揮部的長桌下,沒有成功。叛黨一網成擒,隆美爾被指參與圖謀。希特拉本來極為欣賞隆美爾的才華,希特拉處決了史圖芬堡,但着令隆美爾服氰化鉀自盡,類似中國皇帝的賜死。
有 一種說法,指隆美爾參與行刺計劃,是盟國的間諜故意放出來的,挑撥成功,終於假手希特拉為盟國除去戰場上此一幾乎無敵的對手。隆美爾在家中被帶走時,兒子 跟父親最後擁抱,從此父親沒有再回來。父親出事後,小隆美爾被空軍開除,但他「愛國」心切──記住,在那時候,叫做愛國──轉投後備軍,幾個月後退任,被 佔領的法軍逮捕成為戰俘。
小隆美爾後來成為蒙哥馬利和美國鐵血將軍巴頓的好朋友。對於昔日戰場敵手的兒子,蒙哥馬利和巴頓提攜照顧,他們知道隆美 爾跟希特拉不是同一夥,或者離間之說,確有其事,感到有點內疚。小隆美爾後來很爭氣,讀書用功,反省納粹罪惡,在冷戰之中,成為捍衛自由的政治家。退休之 後,整理亡父的日記和書信,為父親的一段歷史作證。
只是作證,不是要「平反」,因為納粹的罪惡,隆美爾雖然人性猶存,還是參與了。
小隆美 爾去年秋天逝世,年八十四歲,歐美哀悼。殘酷的「愛國」政治,血腥的戰爭,毀掉了一對優秀的父子。在一個愚昧的世代,因希做了炮灰的德國人,有成千上萬的 精英,只因為聽信了一個撒旦化身的號召。


陶傑 


才子上文謂隆美爾之子得到巴頓的提攜,巴頓在二戰勝利當年即1945年12月 撞車身亡,根本不能有什麼提攜。有落力為隆美爾家奔走的是當年在北非戰場被隆美爾俘虜過的英軍將領 Desmond Young。

而隆美爾被逼服毒自盡是因為調查暗殺案時發現發動政變的將領們計劃成功後由隆美爾掌軍,雖然無證據證明隆美爾有涉政變但就因此為希特拉所忌而要其自盡。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十九才子作歷史

十九才子又亂噴口水

軍國當權

 日本當年發動太平洋戰爭,是東京的文官政府,制約不住軍方的坐大,釀成的悲劇。
最先是關東軍在中國東北製造事端,炸死張作霖,扶持溥儀做滿洲國皇帝,為日本吞併了一大塊殖民疆土,東北的礦藏,從此可以任日本開採。
由愛國的角度,此舉並非侵略,而是保障大和民族崛起的生存權。軍方有大功於國家,然後「七七事變」再侵略華北,繼而「八一三淞滬會戰」,國軍主力戰敗,南京陷落。
中國半壁河山,前綫的軍人輕易到手,日本首相在東京,已經無力駕馭。這時軍方內部分裂,陸軍主張由東北進侵西伯利亞,以蘇聯為目標;海軍主張南下,侵略南洋,奪取英、法、荷蘭的殖民地。
國府由武漢再西遷重慶,此時所有港口,已為日本控制,對外物資,只靠一條滇緬公路由印度緬甸交通。英國的邱吉爾政府卻封鎖了滇緬公路,向中國背後插一刀。
本來邱吉爾可以此與日本秘密談判:我給你封滇緬公路,交換不可進兵南洋,你向北打蘇聯。日本如果不答應,英國不封路。
但邱吉爾對遠東事務沒有經驗,也不夠老謀深算。結果滇緬公路白封了,海軍得勢,照樣進攻南洋,英國的星馬殖民地相繼陷落,日本還與昂山素姬的父親昂山合作,一起反英,邱吉爾栽了大觔斗。
相反,蘇聯的史太林卻更聰明。日本的海陸軍爭權,日皇裕仁沒有主意。日皇反對發動太平洋戰爭,認為太冒險。此時決定性的態度,處於日本外相松岡洋右。
松 岡訪問德國,會見納粹德國外長列賓斯托普。此時德國早發動攻擊蘇聯,久攻未下,松岡問:日本可以在東線攻西伯利亞,與德國一起咬蘇聯。但德國外長在松岡面 前誇口不必幫忙,德國必可打勝。松岡繼而訪問莫斯科,史太林拉着簽署日蘇互不侵犯協議,還熱情送到火車站,親自擁抱松岡,在他耳邊說:「我也是亞洲人 呀。」
松岡心軟了,回到東京,贊成日本不打西伯利亞,改而南侵。然後海軍主導,轟炸珍珠港,同日侵略香港,南進馬來和新加坡。
日本瘋了。以後的事,不必再論。軍方的瘋狂,令日本遭到原爆之劫,你看,這就是軍國主義膨脹之後令一個民族付出的代價。 2014/4/23

生果日報十九才子2014/4/23專欄又亂噴口水。講風花雪月可以亂寫,但涉及歷史就應該查一查書。1938年日本朝鮮軍第十九師團趁史太林對紅軍將領大清洗軍中群龍無首士氣低沉,在張鼓峰沙草峰攻打蘇軍。雙方混戰一場,勝負不分。但日軍前線將領虛報大勝。次年1939年,再在諾門罕挑起戰鬥。蘇軍調來朱可夫和機械化軍進行立體戰,將關東軍空軍打殘,日軍鎮山之寶的裝甲第一師團打剩骨架,小松原師團全殲,關東軍的本錢幾乎賠光。在關東軍苦思如何打回面子之時,傳來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令當時一心想與德結成反共聯盟的平沼內閣倒台。日方成機與蘇談和。領教過蘇軍厲害知道以日本的科技和國力根本打不過蘇聯,日軍於是轉為準備南進,發動太平洋戰爭。
在1936年二二六兵變後儘管兵變失敗但卻造成打敗叛軍的將領掌權,從此日本內閣由軍人掌權,作為一個文官當時的松岡外相只是按軍人政府指示進行和談,根本並不存在什麼日外相松岡心軟促成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