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簡體字來源—歸/归 ,文征明,米芾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慢慢就衍生出俗體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俗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簡體字很多源自行書、草書,

而行書草書又源自下級官吏為方便日常繁重文書紀錄書寫變出俗體字而來。   

草書在士大夫階級流行並大量用在公文。

但草書的藝術性在公文上容易造成溝通失誤。

至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韓道亨 編撰 《草訣百韻歌》

將草書中容易混淆的部首區別出來。


 下為元代陳植 懷存齋詩帖

歸 / 归








行書  字再簡化時變成 归 

文征明 歸去來辭,首三行第一字皆為歸字:



米芾 梁簡文帝 梅花賦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簡體字來源—樹,報 , 乾隆繁簡並用題「秋郊飲馬圖」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慢慢就衍生出俗體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俗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簡體字很多源自行書、草書,

而行書草書又源自下級官吏為方便日常繁重文書紀錄書寫變出俗體字而來。   

草書在士大夫階級流行並大量用在公文。

但草書的藝術性在公文上容易造成溝通失誤。

至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韓道亨 編撰 《草訣百韻歌》

將草書中容易混淆的部首區別出來。



乾隆,『秋郊飲馬圖』 題詩

樹/树,報/报



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

安倍晉三逝世對日本安全的影響

 安倍晉三一向自認崇拜的外祖父岸信介是甲級戰犯,

反而隻口不提自己的和平主義反戰的安倍寬。

安倍一直推動修改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要將日本變回正常國家。

所謂正常化主要是取消憲法中規定

日本不能擁有軍隊,只能有自衛隊,日本不能派兵海外。


修憲主要是自衛隊改成大日本軍隊,至於是否改稱皇軍則可能要視乎天皇意向。

日本可以對外國宣戰。

可以參加軍事攻守同盟。

在盟國發生戰爭時可以參戰。

最後最重要一條是,當 日本 或 盟國 安全受到威脅時日軍可以先發制人,攻擊對方。

這一條賦與日本政府可以隨時不宣而戰偷襲其他國家的權力。


安倍死亡有機會令修憲派得到選民同情票而得到修憲所須的大多數議席。進而成功修憲。

當臺海發生衝突時解放軍不得不考慮日本參戰甚至不宣而戰偷襲中國而先攻擊日本。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商王卜往蒐田—奉同祖先格田獵

 田在商代可以是一般田獵,亦可以是田獵作興兵佈陣演習的蒐田。

蒐田是禮之一種故會卜要否奉祖先出席。


商卜一般會重卜及正反卜。

上例先卜:王往于田弗以祖丁及父乙唯之

再卜:王弗以祖丁及父乙唯之

再卜:王弗以祖丁及父乙不唯之

註:以字,李孝定“象人側立手有所提”,李發“可指奉”


蒐田
:左傳隱公五年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常字是王旗又是裳

可以是周王旌幟的名稱。王旗的縿上有日月,配十二條斿。

周禮 春官宗伯: 152

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鍚,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旗,以賓,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以封;革路,龍勒,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戒,以封四衛;木路,前樊鵠纓,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安車,雕面鹥總;皆有容蓋;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輦車,組挽,有翣,羽蓋。王之喪車五乘:木車,蒲蔽,犬猽,尾櫜,疏飾,小服皆疏;素車,棼蔽,犬猽,素飾,小服皆素;藻車,藻蔽,鹿淺猽、革飾;駹車,萑蔽,然猽,髹飾;漆車,藩蔽,豻猽,雀飾。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凡車之出入,歲終則會之,凡賜闕之;毀折,入齎于職幣。大喪,飾遣車,遂廞之行之;及葬,執蓋從車,持旌;及墓,呼啟關,陳車。小喪,共柩路與其飾。歲時更續,共其幣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

典路:掌王及後之五路,辨其名物與其用說。若有大祭祀,則出路,贊駕說。大喪、大賓客,亦如之。凡會同、軍旅、吊于四方,以路從。

車仆: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蘋車之萃、輕車之萃。凡師,共革車,各以其萃;會同,亦如之。大喪,廞革車。大射,共三乏。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旗,通帛為旃,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及國之大閱,贊司馬頒旗物:王建大常,諸侯建旗,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鄙建旐,道車載旞,斿車載旌。皆畫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號。凡祭祀,各建其旗,會同、賓客亦如之;置旌門。大喪,共銘旌,建廞車之旌;及葬亦如之。凡軍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甸亦如之。凡射,共獲旌。歲時,共更旌。


周禮 春官宗伯:101

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祼物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

又,常裳互通,
春秋晉  子犯龢鐘銘文:


「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宥晉公左右,來復其邦者。楚荊不聽命於王旅(?),子犯及晉公率西之六師博(搏)伐楚荊,孔休大工(攻),楚荊喪申(?)師,滅申(陳?)、蔡(?)。子犯宥晉公左右,乎(呼)者(諸)侯事朝
王,克奠王立(位),王賜子犯輅車
四牡,衣、常(裳)、襆、市、佩,者(諸)侯羞元
金於子犯之所,用為龢鐘九堵,孔盄且碩,乃龢且鳴,用匽(宴)用寧用享用孝(考)用祈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樂。」

紅字為圖片上所見之銘文

商代,只有字未見字。

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簡體字來源—宋 蔡襄,壽/寿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慢慢就衍生出俗體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俗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簡體字很多源自行書、草書,

而行書草書又源自下級官吏為方便日常繁重文書紀錄書寫變出俗體字而來。   

草書在士大夫階級流行並大量用在公文。

但草書的藝術性在公文上容易造成溝通失誤。

至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韓道亨 編撰 《草訣百韻歌》

將草書中容易混淆的部首區別出來。


北宋 蔡襄  思咏帖

壽/寿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家長的奮鬥

下為香港某幼稚園高班的家長通訊,內列對家長的備課要求。
至於小學就更變本加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