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气字是三劃,中劃較短。
上劃是天下劃是地,中劃是天地間流動之气。
後為避與三字混淆,將上下兩劃寫成曲筆。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秦公鎛 我余朕同見
秦公鎛銘文
讀秦公鎛時要注意當時是春秋晚或戰國初,還未到書同文的秦朝。有學者認為秦國在東周時被授西岐鎬京舊地,秦文字應是由西周文字演變出來的。
留意銘文內,我,余,朕三個字皆有出現
秦公曰我先
祖受天令商(賞)
宅受或(域)。剌剌(烈烈)邵
文公、靜公、憲
公;不彖于上,
昭合皇天、以
虩事蠻方。公
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
敬朕祀,以受
多福、克明又
心、盭龢胤士、
咸畜左右、藹藹
允義,翼受明
德,以康奠協
朕或(域)、盜百蠻,
具即其服,作
厥龢鐘,靈音
鉠鉠雝雝(雍雍),以匽(宴)皇
公,以受大福,
屯魯多釐,大
壽萬年,秦公
期畯速在立(位),
膺受大命,眉
壽無彊,匍有
四方,期康寶。
下拓片第三行可見剌字,但域字就拓不清楚。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簡體字來源 【漢簡】—歲/岁,為/为, 圍/围,窮/穷,傷/伤,賢/贤
中文字由篆書簡化至秦代隸書筆劃依然較多。自秦朝書同文後文字簡化就開始。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漢代草書開始流行,近年出土漢簡上所謂的簡草字體就是後來晉代行草的雛形。
尹灣漢簡的神烏傅【賦】是其中的代表。尹灣漢簡為西漢末元延三年即 BC10 之陪葬品。
人道今歲不翔
哀哉窮通...
更索賢婦,
死以傷生
漢代帝國幅員擴大,政治架構開始成熟,基層官吏大增,
為應付大量日常記錄文書,學歷不高的基層官吏開始自創簡化漢字。
這個簡化過程自始一直未停。簡化主要是方便快捷書寫。
這就造就了行書,而行書又進一步變為易于筆走龍蛇的草書。
簡化後的草書就變成書法家騷人墨客高級知識份子的專利了。
而所謂的繁體字反為普通販夫走卒所用。
漢代草書開始流行,近年出土漢簡上所謂的簡草字體就是後來晉代行草的雛形。
尹灣漢簡的神烏傅【賦】是其中的代表。尹灣漢簡為西漢末元延三年即 BC10 之陪葬品。
人道今歲不翔
巢而處。為狸狌得,圍樹以棘。
哀哉窮通...
更索賢婦,
死以傷生
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簡體字來源 萬 万
許慎作《說文解字》 按其觀察將中文字主要造字方法歸納為六大種:
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當然許慎能接觸的字比現代考古發現的字少。
亦有些字太辟不能歸入這六大類中,不過就不能否定這些不是中文字。
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當然許慎能接觸的字比現代考古發現的字少。
亦有些字太辟不能歸入這六大類中,不過就不能否定這些不是中文字。
例如
利簋的 「珷」字。
金文命令兩字是通用令字,後來才加入口部件成現在的命字。
這在外語亦常見。如法文 je ne parle pas anglais 中 ne是 not 的意思,
但在口語易被聽錯,所以就如了個 pas,提醒聽者 pas前面的動詞是反義。
金文常見的厥字和原來的象形字根本就不是一個字。例:竟尊,「竟作厥寶尊彝」
又如
甲骨文合集31025片 王其乎万舞,
單諎討戈的「單䇎託乍用戈三万」
這個万字就不入許慎的六書分組。
萬 商代
万 商代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