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甲骨文又侑之分
file:///C:/Users/fengshui/Downloads/JO00000612_19_23-59.pdf
文獻所見「祝 彳止 尸」、「侑尸」、「歸尸」、「立尸」是一套 嚴密有序的祭祖饗禮,祝、尸皆是典禮中重要人物,延、立、侑、 歸則是儀式中重要活動。尸為假扮的神主,通常是由孫輩所扮演, 祝引領尸進入堂室(祝彳止 尸),使尸處在祭祀場所(立尸),饗禮 中勸尸進食(侑尸),典禮完畢則將食物餽贈於尸(歸尸)。另外, 當時王宴饗時,諸侯酬酢時王(命之宥)。因此,當卜辭出現「祝 彳止 尸」、「侑尸」、「歸尸」、「立尸」等的辭例,即據此推論文 獻反映了殷代的祭禮。 事實上,卜辭中「尸」用為人牲以及方國。「祝 彳止 尸」以及「侑 尸」中的「尸」皆為祭牲;「祝」並非祝官,而為「祝禱之詞」;「 彳止」不用為「進」,而是「繼續」之意;「立尸」指的是「徵召會聚之意」; 且「侑」也無酬酢之意。因此,文獻中祭祖饗禮的侑尸制度與卜辭 並不相符。 然而,文獻所記載「侑」、「友」、「宥」相關詞彙,仍與卜 辭有所關聯。透過王國維〈釋宥〉一文揭櫫了詞彙在不同語境底下 有著不同詮釋。「侑」字於祭祖饗禮中自可為勸食之意。
而「一朝右之」之「右」,可為「侑酢」,之所以不云「酢」,是因「諸侯 不敢自居主賓獻酢之名」。而「侑」、「友」為副意,在於天子宴 饗諸侯時,不設獻主,擔憂「受獻者嫌與天子抗禮也。」因此,諸 侯隨侍在側,如同「侑」陪同在「尸」的身旁一樣。 卜辭的侑祭雖然不全等同文獻紀錄,但「扌 」字與後世所分化 出的「有」、「祐」、「侑」、「友」、「宥」確實相關。卜辭的 「扌 」作為表達存有、擁有的概念,此後分化為「有」,而甲文的「 扌」以及金文中的「上友下口 (友)」作為祭祀動詞,於後世的文字為「侑」, 而「 扌」、「扌 扌」可表達庇祐之「祐」;且「 扌扌」又可作「友」,加 以文獻中的「宥」、「侑」、「右」在文獻中皆可通用,《爾雅》: 「酬、酢、侑,報也。」
而卜辭的侑祭也與祖先用饗有所關聯。
文獻所流傳的井然有序的儀式,未必全然符合殷禮。其中猶應 考量詞彙有其歷時的流變,某些儀式過程或許相像,但放入各自所 處的時空,即會有不同的祭祀含意。此外,歷經時代更迭,祭儀不 僅有所變革;也會保留部分的交集。卜辭「上屮下一 」與「扌 」在祭儀中 作為動詞,而其後世的「侑」字則從「 扌」形分化而得,文獻中作為勸進尸主進食;而卜辭則為勸祖先神鬼用饗。
http://thuir.thu.edu.tw/retrieve/22746/101THU00045017-001.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