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新聞" 死因
開辦兩年全無廣告
睇 完蔡東豪賴地硬既執笠宣言,原來係個網台由開張到執笠都無廣告。蝕到執,但又賴白色恐怖。大佬呀網台由九十年代初興起到今時今日都只係叫好不叫座,就算 whatsapp 話收一蚊年費都被人媽。
市場定位尷尬
你自己market定位尷尬,激進又唔夠激,中間又唔夠中肯,睇落似生果既衛星網報多D。內容跟一般blog無大分別。
Curating News(策展新聞)是借艇割禾博大霧
而且主場靠的市場策略即所謂Curating News(策展新聞)根本不是報導新聞,而是見到有新聞成為議題才隨著網民所聚焦之處推波助瀾製造話題,引導網民的思維向蔡先生指引的方向推進,根本是蔡先生自己友的宣傳機器。這個只是一個醒目仔搭順風車,借艇割禾博大霧的狡計。那一個傻仔會在你自己友的宣傳品落廣告?而且主場的用戶和蘋果重疊,肥佬黎借艇俾你唔圍剿你已經係情至義盡。
Buy反共立場的要落廣告 都去左生果啦。走中間的去經濟日報東方信報,拍大陸的自會去文匯大公。而靠blog的形式更是致命傷,邊個睇blog會比錢?邊個認為blog寫既係新聞?一 個月三十萬人次瀏覽就話影響力與收入不相稱?大佬虧你講得出,小弟另外一個寫算命個blog唔係日日更新,上個月都14616人次啦。一個人失敗不重要,最緊要唔好白交 學費,睇白蔡先生還不知道自己的死因。博懵只可一時,腳踏實地才是正路。
其它論其死因文章:
經濟日報7/28/2014 黃永 論 "主場新聞" 死因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e5969fc8-a919-4990-a880-92bfaac1c5ab-180484
Like不出錢 香港多元恐奢談
每日有數十萬網民瀏覽的新聞兼政治評論網站《主場新聞》,於上周六突然結束營運,其創辦人在告別公開信中,提出了停運兩大原因:其一是擔心自己及其家人的安全;其二是誤判市場形勢而一直虧蝕。
每日30萬人瀏覽 《主場》應可為
眼下所見,網絡大部分評論都傾向認為前者才是更主要的所謂「真正原因」。若是如此,公開信的內容其實大可不提後者,因為不提後者而只突出自己的恐懼,可令其政治信息更明顯,符合《主場新聞》一貫的形象和立場。
由此看來,創辦人最終道明財政原因,也許是要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其實當包括一眾支持者——假設平均每天有30萬人瀏覽,而每人平均願意出一毫,一年下 來便大概有1,100萬元,當可以妥善經營這個網站——問題是營運者看不到、也不相信,一眾支持者會平均每人願意出一毫!
策展新聞 製造輿論動員網民
從以上角度看,《主場新聞》的遭遇跟過去數年香港許多消失的傳統老店或牛雜店一樣,慨歎其離逝者多,但願意付費支持以維持服務的客戶者少。反之,若有很多人願意付費訂閱網站,這種支持才是實質並有足夠力量抗衡內心的恐懼。
現實歸現實,Like還Like,付錢還付錢,背後代表的力度相差甚遠;而接觸過這網站管理層的人都知道,他們從不諱言「主場新聞沒有Business Model」——當然,世上好些極成功的網絡(如YouTube、facebook、Huffington Post等),最初也沒有任何具體的營運模型,都是一路營運、一路演進。
不過,以這些網站作經營香港傳媒的榜樣,原來卻行不通:因為本地傳媒受語言限制,不論是廣告商或讀者群皆局限於香港市場,跟英語可接觸得到的客路,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固然,上述分析的基礎是《主場新聞》只依靠廣告模式經營,即所謂advertising model,坊間也有人提出種種以訂戶模式(subscription model)繼續業務的想法。然而,《主場新聞》內早有市場學知名博客,有的更是其管理層軍師,故我亦不贅究竟收入該依靠廣告還是訂戶,方最適合這類型網 站。然而,筆者一直希望推動傳媒新思潮,並為了推廣「解困新聞學」而開辦新聞網絡《言論自由行》,因此倒想簡單分析一下《主場新聞》一眾創辦人在倒閉前, 常常掛在口邊的一個核心新聞理念——策展新聞(Curating News)。
所謂「策展新聞」,就是媒體編輯不用全面呈現新聞學基本的5W1H(Who、What、When、Where、Why及How),而把新聞只作為一件「展 品」看待,目的是要令受眾產生情緒反應,繼而希望引起反思。所以《主場新聞》有時只會強調某些新聞人物的其中一面(近期例子是特首夫人),並不斷放大及重 複,從而跟社交網絡掛鈎(配合改圖和infographics),期望做到俗稱「洗版」的效果。
換言之,「策展新聞」的做法是要盡量拓展傳播途徑:若新聞故事或人物的某一面向特別富爭議性,以這種手法營運的編輯就會再加大力度去報道這個角度,而放棄其他有可能更重要的角度和資料。
另一例子,是《主場新聞》恰好在其結業日的兩年之前(即2012年7月26日),該網採納其他傳媒不會用的一種手法,大力呼籲市民親身走到大嶼山執拾因10號風球而漂散海岸的數噸膠粒。當時,其他傳媒只報道漏散膠粒及執拾情況。
選民投票不捐獻 政黨難捱
想深一層,《主場新聞》的做法其實是政黨和壓力團體的常用手法,透過強調時事的某個面向而製造論述,達致鼓動人心並繼而作出集體行動——就此,我們或許會更加明白,為甚麼其創辦者會因為經常進出內地,而有恐懼。
這是因為在本質上,《主場新聞》已經類近一個大型政黨,當泛民主派過去幾年一盤散沙,並根本無力主導社會政策議題的劣勢下,不少泛民支持者已把訴求與希望,投射到這個網站之中。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主場新聞》過去一年的選材和立場,跟「學民思潮」走得很近。
當連《主場新聞》的管理層都估計其支持者大部分也「出Like不出錢」時,我們又是否可以由此推論,泛民的支持者基本上也是一樣?某程度上,立法會及區議 會的投票,猶如facebook之讚好,免費無付出。但政黨運作離不開錢,投票予他們的選民,恐怕只有極少數會作政治捐獻。是故香港人要維持政治觀點(議 會和傳媒)多元化,必須要真正付出才行——這當然亦包括大家在考慮普選制度時,對於「普及參與」的透徹理解:究竟香港今天的政治運作,市民的實質參與有多 少?
蘋果日報7/28/2014宋漢生 論 "主場新聞" 死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728/18813863
博客文章的問題,在於質量上,尤其是量,媒體好被動。媒體主要的收入,仍然靠廣告。廣告收入的單價,對量敏感,零售好難做,要批發。要以一盤生意來做,量的控制不能少。一個常見做法,是加入自家報道。
報 道製作,就算是策展,都要起題,要配圖,要取捨,要定調,成本往往比文章高一截。於是,要維持一個有新聞報道、網站加fb page,相對困難。軟件開發,要慳錢,一個方法,是開放給公眾有心人參與,一人在閒時捐些少時間幫忙。問題是,一個程式,有效期以年計,一篇報道,有效 期可以低至以小時計。分秒必爭的事情,等人得閒的模式不容易做到。
經營新聞媒體,資金固然需要,但講到尾,現在網上搞比以前的印刷媒體低好多,擁 有足夠資金的人肯定不少。至於人脈和技術,只是內涵變,無話明顯高了定低了。但政治資本的需求,卻無因為科技發展而降低,在政治高氣壓的時勢,不跌反升, 而且政治資本難以量化,夠不夠,連自己都可以錯估。搞以香港為市場的網上媒體,面對市場小廣告價低的問題。
搞新聞的,事情更加複雜。主場新聞選的路,只是眾多可能的其中一條,我信,會繼續有人試,有人倒,最終有人摸出路來。
宋漢生
每日30萬人瀏覽 《主場》應可為
眼下所見,網絡大部分評論都傾向認為前者才是更主要的所謂「真正原因」。若是如此,公開信的內容其實大可不提後者,因為不提後者而只突出自己的恐懼,可令其政治信息更明顯,符合《主場新聞》一貫的形象和立場。
由此看來,創辦人最終道明財政原因,也許是要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其實當包括一眾支持者——假設平均每天有30萬人瀏覽,而每人平均願意出一毫,一年下 來便大概有1,100萬元,當可以妥善經營這個網站——問題是營運者看不到、也不相信,一眾支持者會平均每人願意出一毫!
策展新聞 製造輿論動員網民
從以上角度看,《主場新聞》的遭遇跟過去數年香港許多消失的傳統老店或牛雜店一樣,慨歎其離逝者多,但願意付費支持以維持服務的客戶者少。反之,若有很多人願意付費訂閱網站,這種支持才是實質並有足夠力量抗衡內心的恐懼。
現實歸現實,Like還Like,付錢還付錢,背後代表的力度相差甚遠;而接觸過這網站管理層的人都知道,他們從不諱言「主場新聞沒有Business Model」——當然,世上好些極成功的網絡(如YouTube、facebook、Huffington Post等),最初也沒有任何具體的營運模型,都是一路營運、一路演進。
不過,以這些網站作經營香港傳媒的榜樣,原來卻行不通:因為本地傳媒受語言限制,不論是廣告商或讀者群皆局限於香港市場,跟英語可接觸得到的客路,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固然,上述分析的基礎是《主場新聞》只依靠廣告模式經營,即所謂advertising model,坊間也有人提出種種以訂戶模式(subscription model)繼續業務的想法。然而,《主場新聞》內早有市場學知名博客,有的更是其管理層軍師,故我亦不贅究竟收入該依靠廣告還是訂戶,方最適合這類型網 站。然而,筆者一直希望推動傳媒新思潮,並為了推廣「解困新聞學」而開辦新聞網絡《言論自由行》,因此倒想簡單分析一下《主場新聞》一眾創辦人在倒閉前, 常常掛在口邊的一個核心新聞理念——策展新聞(Curating News)。
所謂「策展新聞」,就是媒體編輯不用全面呈現新聞學基本的5W1H(Who、What、When、Where、Why及How),而把新聞只作為一件「展 品」看待,目的是要令受眾產生情緒反應,繼而希望引起反思。所以《主場新聞》有時只會強調某些新聞人物的其中一面(近期例子是特首夫人),並不斷放大及重 複,從而跟社交網絡掛鈎(配合改圖和infographics),期望做到俗稱「洗版」的效果。
換言之,「策展新聞」的做法是要盡量拓展傳播途徑:若新聞故事或人物的某一面向特別富爭議性,以這種手法營運的編輯就會再加大力度去報道這個角度,而放棄其他有可能更重要的角度和資料。
另一例子,是《主場新聞》恰好在其結業日的兩年之前(即2012年7月26日),該網採納其他傳媒不會用的一種手法,大力呼籲市民親身走到大嶼山執拾因10號風球而漂散海岸的數噸膠粒。當時,其他傳媒只報道漏散膠粒及執拾情況。
選民投票不捐獻 政黨難捱
想深一層,《主場新聞》的做法其實是政黨和壓力團體的常用手法,透過強調時事的某個面向而製造論述,達致鼓動人心並繼而作出集體行動——就此,我們或許會更加明白,為甚麼其創辦者會因為經常進出內地,而有恐懼。
這是因為在本質上,《主場新聞》已經類近一個大型政黨,當泛民主派過去幾年一盤散沙,並根本無力主導社會政策議題的劣勢下,不少泛民支持者已把訴求與希望,投射到這個網站之中。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主場新聞》過去一年的選材和立場,跟「學民思潮」走得很近。
當連《主場新聞》的管理層都估計其支持者大部分也「出Like不出錢」時,我們又是否可以由此推論,泛民的支持者基本上也是一樣?某程度上,立法會及區議 會的投票,猶如facebook之讚好,免費無付出。但政黨運作離不開錢,投票予他們的選民,恐怕只有極少數會作政治捐獻。是故香港人要維持政治觀點(議 會和傳媒)多元化,必須要真正付出才行——這當然亦包括大家在考慮普選制度時,對於「普及參與」的透徹理解:究竟香港今天的政治運作,市民的實質參與有多 少?
蘋果日報7/28/2014宋漢生 論 "主場新聞" 死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728/18813863
有份創辦的新媒體執笠,第二日卻要向舊媒體交稿,未試過如此考人的一篇寫作(如果閣下手執的是死樹版,就加倍諷刺)。主場要說的,已在告別公告交代晒。以
下是自己經驗的幾點總結,希望對後來者的摸索,有點幫助。
主場結業,不代表新媒體冇得做,或者舊媒體先有得做。新舊媒體,面對的挑戰未必全部一樣,但肯定有好多相同之處。生存與否,與其分新舊,不如以包袱有幾重,經營有無方,和底子有幾厚來衡量。
成 本兩大類,一是製作,二是發佈。facebook流行,把發佈成本壓到好低,尤其是新進媒體。fb有幾流行?前fb時代,好多流量是用戶直達網站,靠的是 網站品牌。後fb時代,變成好多流量經fb轉介。
主場結業,不代表新媒體冇得做,或者舊媒體先有得做。新舊媒體,面對的挑戰未必全部一樣,但肯定有好多相同之處。生存與否,與其分新舊,不如以包袱有幾重,經營有無方,和底子有幾厚來衡量。
成 本兩大類,一是製作,二是發佈。facebook流行,把發佈成本壓到好低,尤其是新進媒體。fb有幾流行?前fb時代,好多流量是用戶直達網站,靠的是 網站品牌。後fb時代,變成好多流量經fb轉介。
政治資本需求不跌反升
新聞媒體,好多有兩大部份,一是文章,二是報道。文章對媒體來說,一般成本不高,尤其是博客文章,作者不求財。既然博客文章的製作和發佈成本好低,要維持 一個集合有捧場客的博客的網站加fb page,相對容易,總有人做。博客文章的問題,在於質量上,尤其是量,媒體好被動。媒體主要的收入,仍然靠廣告。廣告收入的單價,對量敏感,零售好難做,要批發。要以一盤生意來做,量的控制不能少。一個常見做法,是加入自家報道。
報 道製作,就算是策展,都要起題,要配圖,要取捨,要定調,成本往往比文章高一截。於是,要維持一個有新聞報道、網站加fb page,相對困難。軟件開發,要慳錢,一個方法,是開放給公眾有心人參與,一人在閒時捐些少時間幫忙。問題是,一個程式,有效期以年計,一篇報道,有效 期可以低至以小時計。分秒必爭的事情,等人得閒的模式不容易做到。
經營新聞媒體,資金固然需要,但講到尾,現在網上搞比以前的印刷媒體低好多,擁 有足夠資金的人肯定不少。至於人脈和技術,只是內涵變,無話明顯高了定低了。但政治資本的需求,卻無因為科技發展而降低,在政治高氣壓的時勢,不跌反升, 而且政治資本難以量化,夠不夠,連自己都可以錯估。搞以香港為市場的網上媒體,面對市場小廣告價低的問題。
搞新聞的,事情更加複雜。主場新聞選的路,只是眾多可能的其中一條,我信,會繼續有人試,有人倒,最終有人摸出路來。
宋漢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